相关概念
芯片国产替代
国内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终于于本周四登录科创板,但是很多人却高兴不起来。一方面,中芯国际的上涨幅度要远小于之前的上市的科创新股;另一方面,其首日上市A股就遭重锤,网传谣言是中芯国际把A股带下来的。真的如此吗?我们今天就来回顾一下本次事件。 来源:网络 716市场大跌的真相 关于中芯国际的“虹吸效应”导致A股大跌的这类说法实在不能令人信服。在其上市首日(16日),中芯国际确实出现了非常充分的换手,成交额高达480亿元,但是相对于当天沪深两市高达1.5万亿成交金额,这仍是九牛之一毛,所以不难看出中芯国际的吸金对大盘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来源:东方财富网 那么16日市场出现大跌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的多重的。但最主要的是政府不想它涨了。因为短期市场过热,如果不在这个阶段加以控制容易重蹈15年疯牛的覆辙。主要依据有两点:第一,在7月6日大金融带动指数全面上涨之后,政府频频颁布政策严打场外配资等行为。比如,银行打击违规资金入市,严禁银行保险机构违规参与场外配资,防止催生资产泡沫。至此,大金融开始出现横盘观望的走势。 第二点,社保基金于7月15日早晨宣布减持交通银行。注意,对于圈内人而言这是一张明牌!先把话题稍微岔开一点,我们来看看银行。银行股一直被公认为半个国家队,时不时地负责救市等调节市场的任务。而今年上半年火爆的行情中,其实银行板块是最被低估的行业板块之一。从理性投资的角度,银行股的风险完全没有大到要被减持的地步。好,我们现在再回到原来的话题上,减持交通银行,也并不是交行的风险大,而是交行一直肩负着向场内机构者传递“国家意志”的重任。为什么是交行? 持续关注中芯国际,请订阅我们的专栏《中芯国际,我的中国芯》 版权申明: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观点仅供交流、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科创资讯欢迎关注“道科创官方微信公众号(daokechuang)” 扫码关注
|
2020-06-27
2020-07-21
2020-06-21
2020-06-24
2020-07-11
2020-06-16
2020-06-14
2020-05-27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