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概念
芯片国产替代
近年来,由于美国的频繁制裁,“中国芯”成为国人密切关注的一个领域。不得不承认,目前为止,芯片行业仍是我国的一个严重短板,数据显示,我国在芯片的自给率上连20%都不到,可想而知,剩下的80%多都需要进口。 新经济时代,科技的发展决定了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我国对芯片的需求量极大,但技术的进步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拒绝受制于人,国家大力开始大力扶持集成电路行业。 来源:网络 7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投票通过了设立集成电路一级学科,拟设于新设的交叉学科门类下的提案,待国务院批准后与交叉学科门类一起公布。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7-2018)》数据,到 2020 年集成电路产业总需求量 72 万人,2017 年的人才总数是 40 万人,但现状是,每年集成电路专业毕业生总供给数量大概只有 3 万人,目前人才缺口在 30 万左右。 来源:网络 集成电路专业正式成为一级学科,对我国的芯片行业来说,是实实在在的一件好事!国家极力培养更多的芯片人才,待这些芯片人才崛起之后,不管是在芯片研发方面还是芯片制造方面,我国都有望加快芯片研发的进程,早日达到世界顶级的技术。 此外,8月4日盘后,国务院又出重磅利好,发布《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政策中最大的利好,是出台28纳米芯片税收减免政策,其中,集成电路线宽小于28纳米(含),且经营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或项目,第一年至第十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政策一出,芯片行业一片沸腾。业内普遍认为,新政策的落地将长期利好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加速半导体国产化进程。 从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龙头来看,业内预计,重点受益标的包括: 制造:中芯国际(满足28nm及以下产线条件)、华虹半导体(特色工艺); 设备、材料、封测端:北方华创、长电科技、沪硅产业等; 设计类龙头公司如兆易创新、澜起科技等。 来看一份具体名单: 我国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已成为全球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新生力量,2013~2018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5.5%,保持高速增长。2014年的“大基金一期”(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撬动了5145亿元地方政府及私募基金。2019年的大基金二期首个投资项目也已落地紫光展锐。 有分析师认为,国内已涌现出一批研发实力过硬、研发转换效率高的企业,且具有较广阔的目标市场空间或者能通过品类扩张切入更大市场的赛道,其中尤以CIS、射频、存储、模拟等国产化深水区值得深度挖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观点仅供交流、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科创资讯欢迎关注“道科创官方微信公众号(daokechuang)” 扫码关注
|
2020-06-27
2020-07-21
2020-06-21
2020-06-24
2020-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