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概念
芯片国产替代
为加强人工智能领域标准化顶层设计,推动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这意味着,AI产业终于迎来顶层设计。 《指南》提出:到2021年,明确人工智能标准化顶层设计,研究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研制的总体规则,明确标准之间的关系,指导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的有序开展,完成关键通用技术、关键领域技术、伦理等20项以上重点标准的预研工作。 到2023年,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标准体系,重点研制数据、算法、系统、服务等重点急需标准,并率先在制造、交通、金融、安防、家居、养老、环保、教育、医疗健康、司法等重点行业和领域进行推进。建设人工智能标准试验验证平台,提供公共服务能力。 来源:文件内容 阿里云研究中心的人工智能研究报告称,随着人工智能在图像(包括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工业/制造业大脑、预测分析、自动化(包括自动驾驶)等方面的能力不断提升,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与人工智能应用的推进已经密不可分。 到2020年,国内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超过220亿美元,复合增速接近65%。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 随着AI时代的开启,国家相关顶层设计的适时出炉,AI产业的基础软硬件和产品应用都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金融、安防、无人驾驶、教育、医疗等板块各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将最先受益于政策红利。 数据统计显示,7月以来,有10只人工智能股同时获得北上资金、杠杆资金加仓。科大智能、广电运通、景嘉微及中科曙光最新融资余额较6月末增加30%以上。科大讯飞、恒生电子、浪潮软件、三六零、佳都科技、机器人等标的也获资金面不同幅度加仓。 然而,热潮之下也要保持冷思考。目前语音识别、自动驾驶等专用人工智能技术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但通用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应用依然任重道远,人工智能仍是任重道远,挑战重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观点仅供交流、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科创资讯欢迎关注“道科创官方微信公众号(daokechuang)” 扫码关注
|
2020-06-27
2020-07-21
2020-06-21
2020-06-24
2020-06-14